關於禪

禪是不是宗教?

我認為禪是哲學,是一種生活態度。如果你去書局找禪的英文書,你在哲學類才能找到。西方早就把禪歸為哲學。

禪的歷史

禪宗是從印度傳入中國,禪宗跟佛教的其他派系不一樣,它沒有經典,甚至不靠文字作為它的傳播媒體,它是以心傳心,以心來認證。文字不能完全表達禪,禪只能心裡領會,而不能言說。
有一段時間,禪宗在中國非常興盛,有很多著名的禪師,也有很多達官貴人和文人雅士積極參禪,蘇東坡就經常找禪師參禪。禪宗雖然是佛教的一個派系,它卻提倡個人主義,跟儒家有一定的衝突, 禪宗對統治者構成一定的威脅,而受到打壓。 有很多日本的禪師遠渡中國學法,也有很多中國的禪師東渡日本傳法,禪宗在日本十分興盛,日本文法深受禪的影響。英文的禪(Zen) 可能是源自日本。 西方關於禪的著作可能大都源自日本。

參禪

參禪,沒有固定的途徑。你可以不打坐,不念經,不拜佛,甚至咒罵佛都可以。
禪的悟是頓悟。不是循序漸進的,那種悟是霎那間,是恍然大悟,是突然間開竅。有的禪者參了幾十年也無法悟道,但也能在瞬間悟道。
古代的禪師會用捧喝來幫助修行者悟道,突然其來的捧打或大聲呼喝,可能對頓悟有幫助。
一般悟道後,不能用語言道出悟道的境界,如果能說出悟道的境界,那你可能還沒悟道。
禪雖然不能言說,沒有經典,但有一些流傳的公案和故事,幫助人們參禪或思考。

參禪的目的

參禪的目的是提升自己的生活素質,增加自信心,變得更寬容,果敢和快樂。如果可以把參禪融入日常生活裡,那就最好不過了。打坐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。要做到‘不思量’,絕非易事。 很多人坐着沒事幹,都會胡思亂想,就算能做到‘不思量’,達到‘性空寂’,那跟深層的睡眠又有什麼分別呢。
如果不能把參禪的成果應用到日常生活裡,那我就不明白參禪的目的了。達到‘性空寂’,又有什麽好處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