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 人工智能

二十年前的互聯網泡沫,很可能是歷史上其中一個最大的泡沫。它的瘋狂程度,可能只有荷蘭的鬱金香泡沫比它更瘋狂。
只要你有名,推出一個沒有科技含量的網站,就可以上市,市值可以超過千億,公開集資時,更可以超過一百倍的認購。大家仍然記得那些公司嗎?
我當時在一家大電信公司任職。公司要轉型為IP(Internet Protocol)類型,員工都要學習IP,要轉型,總之什麼都變成了IP。
有同事說笑,如果你的計劃書沒有IP兩個字,連被考慮的機會都沒有,但如果你姓葉 (IP),你的計劃書就可能被接受,因為所有的計劃書都會被Scanned, 如果有IP兩個字,就可能被批准。
那場運動,搞得很廣泛且深入,我覺得好像文化大革命一樣。最好笑的是,每個人都在談IP,但IP到底是什麼,大部分人都不知道。
現在很多人都說人工智能(AI)。
我第一次接觸AI,是大學時,那時候有一個Fuzzy Logic講座,我當時聽得不太懂,大概是怎樣自動學習。
現在大家講AI,究竟什麼才算是AI。
上世紀八十年代,IBM就用電腦跟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對賽,那時候沒有人說那是人工智能。前幾年Google 的電腦程式 (Alpha Go)跟圍棋世界排名第一的對賽,現在是AI跟人對賽。
圖像處理,幾十年前就有應用在醫學上,但現在Google 的偵查癌症的圖像處理,就是AI了。
自動化,特別是工業的自動化,一直都有。比如汽車生產的自動化。以前沒有人把自動化說成AI,現在很多自動化,也變成了AI。
究竟什麼才是AI,那些才是自動化呢?
一個電腦程式,可以作分析的功能,但分析功能是不是AI?如果分析功能就是AI,那幾乎什麼都是AI了。
人臉識別技術,是不是AI?我覺得那是分析的功能,不是AI。
汽車自動駕駛,是不是AI? 我覺得那是分析功能,是自動化,不是AI。
Google 搜索引擎很好用,搜索的結果也很準,它是不是AI,好像從來沒有人說它是AI。
究竟什麼才是人工智能?有分析能力算不算智能?還是除了分析能力,還要有自學能力呢?
我覺得要有自學能力,才算是智能。
我們更不能把自動化跟人工智能混為一談。
如果我現在仍在電信公司任職,寫計劃書時,如果沒有AI兩個字,是不是連被翻閱的機會都沒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