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到STEM這個詞,我感到莫名其妙。STEM 是 科學(Science), 科技(Technology), 工程(Engineering) 和數學(Mathematics) 的縮寫。
聽說STEM是美國MIT大學牽頭推廣的新的教學方式。他們認為小孩子要早點學習科學(Science), 科技(Technology), 工程(Engineering) 和數學(Mathematics)。
我不太理解為什麼小孩子要學習工程,其中包括編寫電腦程式。
有一次在電視上看見小學生參加APP的比賽,有一參賽隊伍說他們的APP是計程車共乘,還要用到Googled地圖等。我知道這樣的APP一點都不簡單,小學生能編寫這樣的APP,真的不容易。他們可能是很有天才的學生,但我懷疑小學生是否需要編寫那麼複雜的電腦程式,
我也懷疑小學生是否需要學習編寫電腦程式。
如果小學生學習編寫電腦程式是贏在起跑線的心態,我十分懷疑它的功用。
我大學讀信息工程,我中學沒有讀電腦,我在大學才開始接觸電腦程式。我的一些其他的同學,在中學也沒有讀電腦。
我在電信公司工作時,有一個項目跟一家美國公司合作,他們派了一位韓裔的程式員來。那位韓裔的程式員說他以前在Oracle工作,不過他在大學是學心理學的,但Oracle卻招聘他為電腦程式員。
能在Oracle當電腦程式員,一定都不簡單。在美國,電腦程式員的薪水是很高的。
不過,那位韓裔的程式員是Stanford大學畢業的,能進Stanford大學,他必定是很優秀。
其實很多軟件公司,在招聘大學畢業生的時候,他們更注重畢業生的邏輯思考能力,而不一定要讀電腦或工程。
幾年前遇到我大學的教授,他說現在信息工程的新生入學成績,比神學還要低,幾乎是倒數的前幾名。
以前學生選舉神學,是因為他們不能考上其他系,在神學讀一年後,再申請轉到其他系。那時候神學幾乎總是包尾的。
我們讀信息工程時,信息工程的新生成績,甚至比醫學院還高。
現在聽說很多讀工程的新生,都要補數學。
如果現在的香港學生都不想讀工程學了,我不明白STEM怎麼還會有市場。
我覺得學生最好在小學專注中英數,在中學專注中,英,數,物理,化學,生物,打好邏輯思考能力基礎,在大學才讀專科,如工程學等。
就算STEM是MIT的理念,我也一點不BUY.